在襄阳,有这样一家低调到不能再低调的公司,它生产的产品覆盖全国70%以上大中型钢铁企业与石灰回转窑,完全替代进口,甚至还出口到美国、俄罗斯、印度、埃及、阿联酋、土耳其、沙特、约旦、巴西、泰国、塞浦路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它就是位于襄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襄阳中和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新冠肺炎这只“黑天鹅”的不期而至,让很多中小型企业陷入困境,甚至濒于破产的边缘,中和机电却实现了逆势增长,从3月26日获批复工,上半年营收比去年同期增长20%,让人不得不感慨这家企业线日,襄阳名流汇采访团队来到中和机电,对其进行了一次翔实的调研,试图探究这家只有100多名员工的中小型企业逆风飞扬背后的逻辑。
中和机电成立于1999年,原名襄阳大力机电技术有限公司。“中和”之名源自于公司企业文化:“依靠科学技术进步,走中庸之道、和谐之路”。是专业从事工业窑炉用燃烧系统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因为其产品和所属行业的专业性,在襄阳一直不为外界熟知。
中和机电非常重视技术研发。科经专员、中和机电办公室主任胡鹏告诉俊哥,位于襄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区的中和机电厂区其实只是其生产基地,而其研发中心坐落于武汉光谷。公司现有员工100多名,其中研发团队高达40多名,技术研发在这家公司的受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中和机电研发设计团队专业而稳定,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获得并拥有各项专利19项;拥有15000平米的生产场地和数控加工中心,拥有高素质的军工产业工人;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和欧盟CE认证,并已取得自主进出口许可证。
其实,中和机电当下雄厚的研发实力也经历了迂回曲折的过程。1999年公司成立之初,只能从国外引进当时最先进的四通道煤粉燃烧器,但很快就在这个燃烧器的基础上,陆续开发出气体燃烧器、煤粉与气体混烧燃烧器、同类型气体的混烧燃烧器、油气混烧燃烧器、协同处理专用燃烧器,以及与之配套的成套设备。
21年的砥砺前行,中和机电在业界的实力和地位得以彰显。其生产的四通道燃烧器、多通道燃烧器等产品覆盖70%以上的国内大中型钢铁企业球团与石灰回转窑,特别是宝钢、武钢、鞍钢、河北钢铁、山东钢铁、沙钢、太钢的重点工程,完全替代进口。
而在水泥行业,中和机电与华新水泥、华润水泥、中联水泥等多家大型水泥集团建立合作关系;在镍铁行业,应用于山东鑫海科技,金川集团、香港集成集团等国内外项目;锂盐行业,配套于赣锋锂业、江西银锂、雅化集团、南氏锂电等重点项目;在化工行业,应用于重庆民丰、中信锦州、立源化工等各大化工集团。此外,还与中冶集团、中钢集团、中信重工、首钢国际、鹏飞集团、朝阳重型机器等设计与总包单位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除了自身的努力外,襄阳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推动科技创新工作、助力经济发展所构建的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汉江科技网也在背后默默地支持和助力中和机电的发展,为其项目申报和认证节省人力、物力等成本,可谓其发展的“助推剂”。
科经专员胡鹏告诉俊哥,在汉江科联网没有成立之前,项目申报和认定都只能线下进行,一次资料递送来回至少需要半天,人力成本在400元左右。而且,每申报一个项目或者认证一个项目,从递交材料到审批、认证完成,至少需要跑两三次,现在所有资料都只需在汉江科联网上填写即可,公司每年有10多项工作通过汉江科联网办理,光这个就每年为公司节省2万元的成本费用。
过往,虽然在政府相关部门的网站上也可以进行项目申报和认定,但终究还是需要去提供纸质材料,这就需要企业去专业的打印店去胶装,汉江科联网的运行又为企业节省了不少成本。
企业在登录科联网项目申报和认证等时,可以清晰地看到申报进展程度,还有什么资料需要补充,一目了然。
最近两年,中和机电借助汉江科联网完成了襄阳市科技局“创新型企业认定”,还被评为“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被相关政府部门奖励了10万元钱。
在中和机电使用汉江科联网的不止是技术研发人员,现在公司销售人员也在使用汉江科联网,因为有个别客户和中和机电签订技术合同时都有登记的备案,这些客户也需要项目申报,中和机电的销售人员经常帮他们去做,这样无形中又增加了客户的黏性。
不负韶华,不忘初心。今年是中和机电成立21周年,100多名“中和人”没有忘记公司“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的企业发展理念,一定能在发展之路上行稳致远。这么优质和优秀的企业,襄阳名流汇还会持续关注。